首页 游戏 读冯荣楷老师所著《偷度一个四季》:在时光缝隙中捕捉生命的诗意

读冯荣楷老师所著《偷度一个四季》:在时光缝隙中捕捉生命的诗意

翻开冯荣楷的《偷度一个四季》,仿佛推开一扇通往私密世界的窗。这位2001年生于上海的音乐创作人,以文字为琴弦,在四季轮转中奏响了一曲关于存在、记忆与情感的细腻乐章。这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集或散文集,而是一部以“日记式随笔”形态存在的灵魂独白。作者从2022年秋至2023年秋,以节气为刻度,将瞬间的感悟、琐碎的日常、炽热的情思,乃至对宇宙的遐想,统统揉进文字里。他说这是“矫揉造作”,但读者看到的,却是一个年轻人以真诚对抗虚无的勇敢尝试。

《偷度一个四季》的结构如同它的标题一般随性却暗含秩序。全书以“秋”开篇,经“冬”“春”,至“夏”落幕,每一季的篇章又细分为数十则短章,长短不一,时而如俳句般凝练,时而如絮语般绵长。作者的文字风格兼具古典诗词的韵律与现代青年的直白,比如《立秋》中“夏天它看不见日历,但它感受到了威胁”,以拟人化的夏末挣扎道出时光流逝的无奈;而《地铁》一节则用“虎视眈眈着将要空出的充电桩”的犀利比喻,刺破都市生活的荒诞。书中主题纷繁却不杂乱: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体察、对爱情的炽烈与幻灭、对自我存在的追问、对死亡与轮回的哲思,甚至对周杰伦门票的“悲伤”,都被他平等地赋予诗意。这种主题的跳跃性并非缺陷,反而像极了我们脑海中不受控的思绪流动——上一秒还在为桂花香感动,下一秒已开始幻想与外星人牵手漫游太空。

作者的文字魅力在于其“矛盾的统一”。他一边宣称“我接受任何不堪的我”,一边在《自我检查》中剖白“剖开我的心,里面塞满了廉价的爱”;他既在《快乐百年》中高呼“要快乐百年”,又在《熬》中承认“孤独打不败我,寂寞打不败我,只怕在爱里还常常孤单”。这种坦诚的自我暴露让读者很难不产生共鸣,尤其是年轻一代——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表演完美、却在深夜被焦虑啃噬的“分子”们。书中对城市生活的刻画尤为生动:地铁里“人挤人的热情”被冷风降温,写字楼中“每两面墙壁间安放一个寂寞的人”,这些场景像极了爱德华·霍珀的画作,寂静中涌动着难以言说的孤独。而当他将笔触转向自然时,文字又瞬间轻盈起来:柳絮是“春天的雪”,月亮是“蓝天孕育的果实”,霜降的光影被误认为“灌木丛身上的白霜”。这种对微小事物的凝视能力,让人想起辛波斯卡的“万物静默如谜”。

作为读者,最珍贵的体验或许是跟随作者完成了一场“自我救赎的四季之旅”。从秋日的《失去》到冬日的《会再见的吧?》,从春天的《迎春》到夏天的《尾声》,作者逐渐从“刻意寻找意义”的焦虑中解脱,最终在《勇气》中宣告:“我的人生不需要小心地经营,应当充满能够沾满锈迹的勇气。”这种成长并非说教式的顿悟,而是通过无数个灵光乍现的瞬间堆叠而成。比如在《桂花树》中,童年记忆与现实嗅觉的重叠让他与过去和解;在《箴言》里,他悟出“人间很难,我们要慢”的朴素真理。书中那些看似散漫的意象——气球、蜗居、木船、冰块——实则构成了隐喻的密网,将个体经验升华为普世的情感地图。

合上书页,窗外或许正飘着与书中相似的云,而读者已悄然被作者的“文字回音”所浸染。《偷度一个四季》最动人的地方,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答案,而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以诗人的眼睛重新打量世界——在日历翻动的缝隙里,在地铁扶手的冰冷中,甚至在一只占据车盖的流浪猫身上,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生命褶皱。当作者在终章写下“神不知鬼不觉”时,我们才惊觉:原来偷度四季的何止是他?每一个认真活过的人,都在以各自的方式,从时光长河中窃取属于自己的诗意瞬间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@qq.com,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,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youxi.kuaixun.cc/archives/3639.html
广告位
上一篇
下一篇

作者: admin2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520537844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1719530292@qq.com

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@qq.com,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
返回顶部